“这几年来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很大,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了”。 11月23日晚7点,在张家界永定区崇文街道办事处思善桥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点,跳完首场舞蹈的王寿云很兴奋地对笔者说。近年来,永定区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8个社区和329个村组,有近70支健身队3500人活跃在不同的场地,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文艺活动不仅成为了市城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也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饱了眼福。
张家界永定区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作为“幸福永定”惠民工程来抓,每年安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和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着力普及群众文化生活,切实让百姓增添幸福感。 为搞好文化“硬件”建设,近几年,该区先后投入3亿元,修建了4000平方米的图书馆、2500平方米的文化馆以及5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使全区的文化活动场所得到彻底改善。在此基础上,全区还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1个、农家书屋229家、村文化活动室329个。同时,该区每年免费送戏下乡达200余场、送电影3900余场。为了提高全区文艺演出队人员的素质,该区还聘请专家对文艺人员进行培训。现在,全区已涌现出王家坪镇山歌队、罗水乡茅古斯表演队、马儿山舞龙队、老年大学艺术团等各类文艺团体315个,民间艺人4000余人,他们经常在街头、社区、乡村演出,每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200多场,参加群众达300万多人次。区文化馆还指导阳湖坪、沅沽坪镇、枫香岗、永定街道办事处北正街社区等10多个阳戏剧团编排了喜闻乐见、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的 “绿色”艺术作品,到全区各乡镇进行演出。
该区还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部门支持、企业赞助的办法,组织开展了“张家界激情文化广场”、“万名土家儿女齐唱红歌大赛”等群众文艺汇演,将曲艺、民间歌舞、现代歌舞、民间戏曲、现代音乐等搬上民间舞台,让群众享受文艺大餐。该区的南正、北正、教场、解放、南庄、思善桥等社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知识、创建“文明城市”方面的新鲜事等编成新词老唱的特色阳戏调、花灯调、快板、三句半、小品等“身边活教材”,把党的方针政策、党风廉政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的“大道理”讲深、讲透,及时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创建文明城市”,努力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该区王家坪镇、罗水乡已被文化部评为“诗词歌赋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茅古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区文化馆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