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张家界慈利县通过资格审查,共否决155名农村党员发展对象。通过严格把关,该县党员队伍素质逐年提升,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张家界慈利县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工作方针,严把“五关”发展党员。一是严把“培训关”。对每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为期5至7天的理论知识集中培训,同时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让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认识。每名入党积极分子都必须经过两次以上培训才能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二是严把“表决关”。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时,必须采取无记名书面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其他表决方式一律无效。三是严把“公示关”。在每名发展对象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之前,采取张贴公告、网上公示等形式进行为期5至7天的公示,并形成制度贯穿到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四是严把“审查关”。农村党员发展对象由乡镇党委考察,国家工作人员发展对象由县委组织部考察。基层党委研究审批之前,县委组织部还对发展对象的思想状况、入党动机、发展程序和入党材料等进行全面审查,协助基层党委严格把关。五是严把“责任关”。将发展党员的责任分解成培养责任、推荐责任、审查责任和审批责任四类,并实行严格的连带责任追究制。三年来,全县通报批评了采取举手表决和口头表决的38个县直单位党组织和23个乡镇党委,否决了587名入党动机不纯和条件不成熟的拟发展对象,督促了410名拟发展对象补充完善入党材料,责令未按程序发展的213名拟发展对象所在党组织重新返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