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观景,晚上赏戏。虽是盛夏时节,但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魅力张家界”大剧院内每晚总是观众满座。流光溢彩的舞台、激情神秘的音乐、古朴粗犷的舞蹈,让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如痴如醉。据悉,武陵源目前已有6台民族大戏每晚齐迎宾客,日接待量最高可达8000人。
武陵源不仅是国际旅游目的地,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等16个少数民族。1992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后,武陵源在加强“山上”景区旅游资源保护的同时,也注重“山下”文化遗产的建设与开发,引导、鼓励旅游企业及社会人士参与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包装和推介。2001年,随着首台民族文化节目《张家界·魅力湘西》问世并广受欢迎,10年间,武陵源相继诞生了《武陵魂·梯玛神歌》、《烟雨张家界》、《印象张家界》、《梦幻张家界》、《魅力张家界》等6台风情万种、风格迥异的民族大戏,用舞台艺术将摆手舞、茅古斯、打溜子、哭嫁、桑植民歌、女儿会、土家织锦等极具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其中,《张家界·魅力湘西》去年进入了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一台台民族文化节目盛装亮相,不仅丰富了武陵源自然遗产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拉动了当地“夜经济”的发展。据初步统计,今年1月至6月中旬,武陵源民族演艺业已接待观众80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近亿元,并带动当地餐饮、土特产、纪念品等行业活跃起来,“夜经济”成为武陵源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