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蔬菜滞销,价格大跌,引发人们对菜农的关注。那边田头菜价大跌“菜贱伤农”,这边市民感叹“菜贵伤民”,蔬菜差价都被谁赚了?张家界市蔬菜种植情况如何?相关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维护菜农利益?带着一系列问题,4月25日下午,记者走访了市城区部分蔬菜批发市场、几大超市和我市蔬菜第一乡——永定区枫香岗乡。
部分菜价下跌
4月25日,记者在梅尼超市南庄坪店看到,曾卖到4元/公斤的莴笋如今放低了“身段”,促销价降至1.96元/公斤,曾经卖到每公斤在2元以上的大白菜、青白菜、水芹菜等,价格纷纷调低。其中,大白菜降到1.6元/公斤,青白菜低到0.76元/公斤。超市生鲜区的促销员介绍,蔬菜降价已经持续了好些天,降势比较明显的是莴笋和大白菜,“去年是1元以下的菜难寻,现在1元以下的蔬菜有很多选择。”
在新峰蔬菜批发市场,一位菜贩对记者说:“ 气温持续回升,本地蔬菜大量上市,蔬菜价格普遍都下降了。”“菜多了,但买菜的人没变多,供大于求,价格自然要下跌。”
然而,相比于蔬菜批发价的大幅下跌,市民的感觉却并不明显。在南庄坪菜市场,记者碰到了正在买菜的熊阿姨,她告诉记者:“有些青菜便宜了一些,但总体没什么感觉,很多菜还是没有降价,像苦瓜,要5块钱一斤。”记者走了一圈也发现,许多蔬菜也并没有想象中便宜。比如茄子、黄瓜、丝瓜等,都是在6元/公斤以上。一名商贩解释说,运输费、摊位费、人工费等成本都很高,因此推高了蔬菜零售价。
蔬菜产区出现卖菜难
“这半个月是我们村蔬菜销售最难的时候了,白菜批发价0.4元/公斤,莴笋0.8元/公斤。”永定区枫香岗乡大溶溪村的村支书吕学书告诉记者,市场的波动给种植蔬菜的村民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他估计这样的情况至少还会持续半个月。“今年气温高,蔬菜长势快,成熟周期短,不卖就只能烂在地里。”
该村共有300多户农民种植卷心菜、大白菜、莴笋、西红柿、黄瓜,每天有6辆大货车往市区运送蔬菜,菜价虽贱,但农户除了低价出售,没有其他选择。
“最近天气热,蔬菜烂得快,白菜和莴笋都卖不起价了。”蔬菜种植大户丁祖正告诉记者,他的莴笋和白菜正是收获的时候,说起蔬菜价格大幅下跌,他显得很无奈,“以前莴笋最低都能卖到3.2元/公斤,白菜也能卖上2元/公斤。”
“和我们临近的丁家峪村也是一样。这些天,康源蔬菜种植合作社也在为我们找销路,看能不能把我们这里的蔬菜运到别的省市去销售。”该村村民吕传胜告诉记者,村民们都希望市、区政府部门能出台一些措施,引导带动菜农们谋销路。
两大措施为菜农“解难”
菜价为何近期突然普遍下跌?
4月26日,我市蔬菜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白菜、包菜、莴笋等叶类蔬菜品种价格下跌,除了今年春季天气温暖、适合叶菜生长外,菜价的波动主要还和全国的大环境有关。“菜品多了、供应量大了,价格自然也下去了,这属于周期性的涨跌。”
据了解,去年我市春季蔬菜种植面积为20万亩,今年就超过了22万亩,同比增长约10%。进入4月后,随着季节性蔬菜的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大于需求,造成了蔬菜,尤其是叶类菜的价格普遍下跌。为帮菜农解难,维护市场稳定,我市蔬菜办加强了对主要蔬菜品种价格、销量的监测,掌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积极开展产销对接,降低流通成本。目前,我市已有25个销售企业与生产基地结成对子,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直接到生产基地采购蔬菜。
据监测,目前我市蔬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20%以上。但分析人士指出,蔬菜价格下跌,虽然对我市尹家溪镇、后坪镇和枫香岗乡、合作桥乡等蔬菜生产基地产生影响,但我市蔬菜总量仍然自给不足,某些品种还需要从外地调运,而春末供应淡季马上就会到来,菜价也将恢复稳定。
|